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8-08-01 13:08:59【打印】
最新觀點:資管新規邊際放松,更加積極財政疊加貨幣松緊適度,利好工程機械高景氣度延續。立足高端,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公司,一是圍繞半導體設備、兩機葉片、高端液壓件等涉及國家安全領域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二是圍繞工業機器人、鋰電設備等作為自動化升級重要抓手的工業互聯。根據近期密集機構路演交流,2018 年機械行業股票呈現嚴重兩級分化,優質公司受到機構資金追捧,而發展階段性低于市場預期的公司股價不斷創新低,現階段要賺取優質公司超預期的超額收益很難,未來投資收益更多取決于業績增長不斷兌現和外力沖擊導致的超預期再現。
半導體設備:采用先進制程的芯片放量,相對應用的測試產能大缺。
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硅格、欣銓、臺星科等測試企業2018 年資本支出持續提升,而主要測試設備供貨商如愛德萬、泰瑞達等,則由于部份零組件供貨吃緊,導致設備交期持續拉長,2018H1 高端測試機臺交期約4 個月,18H2 已拉長到6 個月,這意味著測試廠目前新釋出的采購訂單,年底前都很難拿到設備,另外考慮到設備裝機到量產還需要36 個月時間,未來1 年當中高端測試產能都將呈現供不應求情況。
鋰電設備:先導智能公告與安徽泰能簽訂5.36 億整線訂單,表明先導已實現單段設備制造商到整線解決方案商的跨越。盡管目前電池產能過剩,但仍有2-3 線廠家覬覦新能源大市場,這為整線解決方案帶來市場,先導具有多年與龍頭大廠合作經驗的優勢。由于整線模式多在2-3 線電池廠,客戶資金實力參差不齊,需重點關注項目履約能力。
除整線模式外,更應期待主流主機廠與龍頭電池廠合資建廠帶來的設備招標落地。重點推薦:先導智能。
工業機器人:根據GGII 統計,2017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14.1 萬臺(+58%),其中國產3.78 萬臺(+29.8%)、外資10.3 萬臺(+71.9%)。
017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市場迎來需求“爆發”,2018 年絕大部分機器人廠商開始了“擴產潮”,但從2018 年上半年開始,行業整體增速放緩,6 月產量增速下滑到9%,市場進入整合階段,本體商分化嚴重,頭部效應明顯,優秀的工業機器人廠商開始走出。
工程機械:資管新規邊際放松,國常會要求“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利好工程機械高景氣度延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宏觀悲觀預期,但龍頭廠商中長期股價驅動力更多來自于基本面持續改善和全球化拓展,周期預期擾動將逐步淡化。
|